学院动态| 开放·共享·合作——“我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日立联合研发中心”揭牌及平台设备介绍
我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日立联合研发中心,打造独具特色、国际领先的材料分析测试平台,可在原子尺度下实现原位、动态、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材料微观结构演化及物理化学分析,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欢迎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用户前来开展实验和合作研究!4月8日上午,在我校建校126周年暨迁校66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孙军,我校...
2022
04-16我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日立联合研发中心,打造独具特色、国际领先的材料分析测试平台,可在原子尺度下实现原位、动态、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材料微观结构演化及物理化学分析,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欢迎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用户前来开展实验和合作研究!4月8日上午,在我校建校126周年暨迁校66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孙军,我校...
2022
04-14当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尺寸减小至纳米尺度,材料的强度将依Hall-Petch关系大幅度提高。但当纳米晶金属塑性变形时,位错变得极难在如此小的晶粒内部保留下来,导致材料丧失应变硬化能力,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局域化而失稳。近期,由吉林大学、我校、悉尼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超高强纳米金属的应变硬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并依此路径设计了新颖的高性能合金。相关研究成果以“Uniting tensile ductility wi...
2022
04-14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大规模应用将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革命性的调整。基于硅碳/锂金属负极的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革命性的电池技术。然而,该类电池体系在循环过程中内部结构易发生变化,造成容量快速衰减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在复杂应用环境(温度变化、外界应力等)下,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开发出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电池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yh86银河国际宋江选教授团队...
2022
04-122022
04-064月2日上午9点30分,yh86银河国际2021年度新生团支部星级评定述职考核会议在仲英楼第三会议室举行。yh86银河国际研一新生9个团支部参评,由团支部书记依次进行述职答辩,学院党委副书记魏炜、分党委秘书兼团工委书记吴文媛、团工委副书记吴国娇、学生团工委副书记武文硕作为评委参加会议并做总结发言,会议由武文硕主持。2021级9个新生团支部积极参评,各支部书记依次做述职答辩,答辩结束后评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自由提问。答...
2022
03-31高性能陶瓷在航空航天、核工程等领域的重大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与传统成型技术相比,陶瓷3D打印成型技术具有制备复杂结构、近净成型、无模快速制造和降低成本等优势。目前国内开展陶瓷增材制造材料、成型工艺、装备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致密性好、强度高的陶瓷光固化成型(SLA)膏料研制、陶瓷实体件脱脂、烧结过程中防止开裂、变形等关键技术还存在诸多瓶颈难题。我校鲍崇高教授团队采用聚多巴胺对熔融石英(Si...
2022
03-30锂硫电池凭借着独特的氧化还原反应储能机制,表现出超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1675 mAh g-1)和功率密度(2600 Wh kg-1),从而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下一代储能电池。但是,单质硫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容易溶解于有机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穿梭于正负极之间,并对金属锂负极具有腐蚀危害影响。因此,限制多硫化锂的扩散和穿梭,使其快速转化反应是获得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我校yh86银河国际柳...
2022
03-23二维铁电材料因其自发的铁电极化和天然的纳米厚度,在微纳尺度的铁电功能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共价的层间范德华力使得二维材料能够较为容易地滑移和旋转,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奇的物理现象,为其铁电性质提供了新的调控维度。近日,yh86银河国际强度室的邓俊楷教授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Zhe Liu副教授合作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具有皱褶结构的双层IV-VI族二维材料MX(M=Ge, Sn; X=S, Se)中,发现了层间滑移诱发的面内...